2014/2/5

金錢戒不戒?

中時電子報(作者: 盧金足╱台中報導)在2014年2月4日有則報導的title是"星雲預立遺囑 財產2000萬全捐了"


台灣的佛教徒一般不會接觸了解僧侶的戒律,
因為有位知名長老法師說: 在家人不可翻閱出家人戒律, 是為了避免在家人批評造口業.

然而, 尋其根源, 南北傳佛典中皆無這樣"批評造口業"的記載, 類似的文義則出現於:

「毘尼者。禁律也。為二部僧。說撿惡[僉*殳]非。或二百五十。或五百事。引法防姦。猶王者祕藏非外官所司。故曰內藏也。 此戒律藏者亦如是。非沙彌清信士女所可聞見。故曰律藏也。」《分別功德論》(T25, no. 1507, p. 32, a11~a15)


「毘尼中說白衣不得聞。」《大智度論》(T25, no. 1509, p. 66, a12~a13)


「問曰。仙人墮處有幾許苾芻。答曰。強逾二萬。問曰。苾芻之眾其數已多。所有經典未知多少。報曰。苾芻經典總有三藏。問曰。其一一藏數量如何。報言。一藏頌有十萬。 問曰在家俗侶頗得聞不。報言。得聞二藏謂論及經。毘奈耶教是出家軌式。俗不合聞。」《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T23, no. 1442, p. 672, b28~c05)

「若為未受具足人。說波羅提木叉五篇名者。越毘尼罪。」《摩訶僧祇律》(T22, no. 1425, p. 448, b29~c01) 

提出上述文字, 主要是說明禁止佛教信徒聞律, 並非是所有佛教派別的共同點, 也就是說在某些佛教派別, 僧侶的戒律是允許被想了解的信徒們拿來翻閱的, 如現在大部份的南傳佛教派別.

那又為什麼希望信徒去看僧侶的戒律呢? 

當然, 若是從負面的角度出發, 為避免信徒批評造口業, 這也是蠻不錯的利他胸懷!
但...回過頭來仔細想想, 為什麼信徒看了戒律可能會有所批評呢?
是不是因為這個僧侶的行為跟戒律本上寫的不吻合呢? 所以才會導致批評?
若是僧侶的行為跟戒律本上寫的一樣, 那又怎麼會招來批評呢? 這是筆者不解之處!
何況除非是犯了不共住的四種過失, 否則都有懺悔改過的機會的,
並不是不管犯了甚麼戒, 就非得要被逐出僧團的.

所以, 先回過頭來看看信徒跟僧侶的關係: 
  • 信徒在佛教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以供養的方式來幫助僧侶可專心修行, 並以聞法的方式從僧侶的言教跟身教中獲取智慧.(這邊特別強調身教的重要.)
  • 僧侶: 則是接受信徒的供養得到衣;食;住;藥等四資具,以養肉身好修行獲得解脫智慧, 並以法布施的方式把獲得的智慧分享給信徒.

依此來看, 僧侶跟信徒其實是一種互助關係, 透過這樣的互助, 把體會到的真理散播出去以利大眾.

是以, 既是互助關係, 信徒若能明瞭僧侶的戒律, 反而越容易幫助僧侶修行, 也是會有下列好處的:
1. 信徒知道如何供養僧侶, 不會供養僧侶不能接受的東西(如供養金銀珠寶等), 亦不會助長僧侶的退道心.
2. 信徒知道如何跟僧侶共處, 不會因為不當的行為使僧侶違犯戒律(如要求僧侶唱歌跳舞等).
3. 信徒知道僧侶何時雨安居, 不會提出日期不適當的邀請.
4. 信徒知道僧侶跟信徒的互動方式, 不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單獨在房間為一女說法).
5. 信徒知道僧侶該有的作息, 不會在不適當的時間提出請求(如一起吃晚飯).
6. 信徒知道僧侶應有的言行規範, 就不容易被具爭議行為的出家人欺瞞.
7. 信徒也因此知道佛教不光只是學問, 因為尚有僧侶以親身實踐佛陀制定的戒律.
8. 信徒若有心成為僧侶, 因早已得知戒律跟僧侶生活息息相關, 也因此有了實踐的心理準備.
.....................................................

至此來講, 信眾了解僧侶戒律的好處(以上輕易就列出八個好處)真的是大於多於不了解的好處(就只有怕批評造口業一項).

在凡事力求陽光化透明化正當化的今天, 把戒律攤開讓大家知道到底真正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讓有心想要修行的人就照規則來專心修行,
讓那些想幫助修行人的人成為信徒互相護持佛法,
彼此盡應該有的義務跟責任.
這樣, 不是也挺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