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26

五識


  1. 眼識眼睛構造與相機類似,光線經過角膜,穿過水狀液,由瞳孔的虹彩調整光量,再由水晶體中的玻璃狀液聚焦,最後投影在視網膜上。眼睛系統中每個部位各斯其職有著不同的作用,其功能為:角膜,位於水晶體之前,是眼睛的明亮之窗,相當於鏡頭的第一片鏡片。虹彩,為眼睛有顏色的部分,其所形成的瞳孔用來調節眼睛所能接納光線的強度。水晶體的功能就是使視覺聚焦在視網膜之上。視網膜,則是經由視神經傳送所見到的「影像」到大腦,我們才得以看到物體。(出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70807274)
  2. 耳識聲波原是以無形的能量存在空氣中,經耳殼收集後,傳遞至外耳、中耳、內耳,其間能量的形式不斷地轉換,以順應各部份聽覺器官的接收,最後傳至大腦,成為可被理解的有用訊息;當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及腦聽覺中樞的任何部位有病變時,均會造成聽力障礙。(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jw!FX3piaiaHx8ae07sn1sqtAUu/article?mid=1544)
  3. 鼻識 : 嗅覺受體細胞, 如圖: (出處: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4/press.html)
  4. 舌識 : T he Taste System
    舌頭上有許多的乳突(papillae),其可分為四種:
    A. filiform papillae:成錐狀,分布於舌頭的全面,是造成舌頭粗糙表面的主因。
    B. fungiform papillae:成蕈狀,多分布於舌尖和舌側。
    C. foliate papillae:分布於舌側的皺摺。
    D. circumvallate papillae:成平坦小丘狀,外圍有溝紋,多分佈於舌根。
    四者之中,除了filiform papillae之外都有味蕾,因此若只刺激舌頭中央處並不會有味覺。而味蕾(taste bud),如下圖c,內含有數個味覺細胞,每一個味覺細胞將其尖端突出於味覺細孔(taste pore),如下圖d。而當化學物質接觸到味覺受器或channel即產生味覺,如下圖e,苦和甜的物質與受器接合後,使受器釋出一些其他物質至細胞中;而酸的物質所帶的氫離子會堵住膜上的channel;鹹味的物質則因其鈉離子通過channel進入細胞內。上數的幾種方法均藉著影響離子進入細胞的流動來造成細胞開始傳送訊息。
    自味蕾上所感受到訊息的傳遞的路徑:
    A. Chorda tympani nerve:傳遞舌頭前部分和側邊的感覺。
    B. Glossopharyngeal nerve:傳遞舌根的感覺。
    C. Vagus nerve:傳遞口腔和咽喉的感覺。這三種路徑的訊息傳到NST(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再傳到thalamus,最後到達insula & frontal operculum cortex。(出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0300215)
  5. 身識 : 觸覺的接受器位於皮膚,當有刺激發生時,身體即會透過接收器的神經末稍產生局部電位,局部電位再引起局部電流,然後形成動作電位,傳到中樞神經系統,最後由大腦皮質做出適當的解釋。正是因為這些解釋,使得人體對不同的刺激產生不同的反應。人體對觸覺刺激的反應,可以分為保護性及區辨性兩種反應,而兩者的反應必須取得平衡,才能使觸覺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1.保護性反應(protective system)
    大腦在自然界億萬年的演進過程中,學會了在面臨危險時,形成一套神經反應的方式:先引發注意力集中,並準備迎戰或逃離。這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
    2.區辨性的反應(discriminative system)
    協助身體判斷哪裡正在被碰觸,並立刻覺知所碰觸的物體、形狀、質地、溫度……等訊息,使個體能夠安靜下來,進而能夠瞭解觸覺刺激的意義何在。這是大腦進行的精密觸覺辨識反應。
    觸覺的解釋:
    皮膚受到機械刺激所產生的感覺。觸覺按刺激的強度可分為接觸覺和壓覺。輕輕地刺激皮膚就會產生接觸覺。當刺激強度增大時﹐就會產生壓覺。這種區分只是相對的﹐實際上二者通常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觸壓覺或觸覺。除觸壓覺以外﹐還有觸摸覺。觸摸覺是皮膚感覺和肌肉運動感覺的聯合﹐因此也稱為皮膚-運動覺或觸覺-運動覺。觸摸覺為人手所獨有﹐是人類在長期勞動過程中形成的。由於有人手主動運動的參與﹐觸摸覺又稱作主動觸覺﹔觸壓覺因為沒有這種主動運動參與﹐而稱作被動觸覺。主動觸覺在許多方面優於被動觸覺。在用觸覺感知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時﹐主要依靠手的主動觸覺。人手不僅是勞動的產物和勞動的器官﹐也是認識的器官。
    一般認為﹐觸覺感受器在有毛髮皮膚中是毛髮﹐在無毛髮皮膚中是邁斯納小體。刺激觸盤﹑真皮神經網絡也可產生觸覺。巴西尼小體與壓覺有關。體械刺激導致皮膚變形﹐從而刺激感受器或神經終端產生觸覺。
    觸覺感受性可以用M.von弗賴的毛髮觸覺計測量﹐該儀器是在棍棒的一端固定一根毛髮﹐主試持棍棒用毛髮觸壓被試的皮膚表面﹐感受性以每平方毫米皮膚上所受到的力(克/平方毫米)來表示。觸覺的絕對閾限值可以從舌尖的2克/平方毫米到足掌後部的250克/平方毫米。頭面部和手指的感受性較高﹔四肢和軀幹的感受性較低。這種情況與身體不同部位在大腦皮層中央後回投射區的大小相符。人體兩側的觸覺感受性沒有明顯的差別﹐女性的觸覺感受性略高於男性。
    觸覺在刺激的持續作用下出現適應﹐即感受性降低。觸覺的適應時間隨刺激的強度而不同﹐也隨皮膚部位而不同。關於觸覺適應的機制﹐一種意見認為﹐機械刺激引起皮膚變形﹐當刺激物停止運動或刺激觸壓速度減慢到一定程度時﹐感受器就不再被激活﹐於是觸覺減弱或消失。適應是刺激物失效﹐而不是感受器或神經系統不能作出反應。換句話說﹐觸覺適應是刺激由動態變為靜態的結果。另一種意見認為適應是感受器和中樞神經系統反應能力的減退。
    機械刺激作用於皮膚時﹐我們還可以分辨出刺激的位置﹐即進行觸覺定位。在觸覺定位實驗中﹐用鈍針刺激皮膚﹐以實際的刺激點和被試所判定的刺激點之間的距離(定位誤差)來表示定位的準確性。身體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觸覺定位準確性。頭面部和手指的定位準確性較高﹐四肢和軀幹定位的準確性較低。無論是上肢還是下肢﹐部位越是遠離軀幹﹐其定位準確性也越高。當刺激點位於前臂腹側中間附近時﹐定位常傾向腕部﹔而刺激點偏向肘部時﹐則定位常傾向肘部。在手掌上﹐定位常傾向拇指和腕部。這些結果提示﹐觸覺定位常以身體的某些器官或特定部分作為參照。人的觸覺定位往往需要藉助視覺表象來實現。(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92303493)